《水浒传》书名由来
《水浒》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着之一。该书的作者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
二)、全书是施耐庵一人所着。
三)、此书是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写的。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
另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
《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水浒传》描写了梁山好汉为反抗欺压而起义,却最终受宋朝招安而消亡的故事。《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水泊梁山,起义造反,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水浒传》的作者或编(最火文案网www.zuihuowenan.com)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水浒传》赏析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同时,小说还对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作了一定的侧面描写,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相关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