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履,汉语汉字,拼音是lǚ,释义可作名词,是鞋的意思;亦可作动词,登位,实行,开始担任职务等意思;《诗·魏风·葛屦》等均有记载。
2、会意字。《说文》:“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夂,舟象履形。一曰尸声。凡履之属皆从履。,古文履从页,从足。”朱骏声通训定声:“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即鞋)。此字(指履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诗·生民》:‘履帝武敏。’ 《方言》:‘丝作之者谓之履。’《庄子·让王》:‘縰履杖藜而应门。’”段玉裁注:“履、依叠韵。古曰屦,今曰履;古曰履,今曰鞋。名之随时不同者也。引申之训践,如‘君子所履’者是也。”履字已见于甲骨文,从人从止从舟省(应是鞋之象形),眉声。西周金文中共三见,一从页从舟,眉声;二从页从舟,不从眉声;三从彳从止从人,眉声。从页与从人同,从止从彳,示与行路有关;舟,像鞋或象征鞋。战国楚简中的履字也不从眉声,只从页从止从舟。《说文》履字古文形体继承楚简履字形体写法。《说文》小篆履字形体从尸从彳从舟从止,从尸也许是从“”形之讹变,也许是从眉形之省讹。睡虎地秦墓竹简从尸从彳从止从自,“自”形当是舟字之讹变。从西汉初年开始,履字所从舟旁与止旁连在一起讹变为与“复”字相近,为东汉碑文和居延汉简中的履字形体所继承,楷书形体直接由此演变而来。但至东汉晚期熹平石经中的履字作,仍然可以看出从舟。履字隶变前之结构不是从复,从复是从舟、从止之讹变。履字之本义是践踏,是动词,不是名词鞋之义。履字从甲骨文、西周金文,一直到春秋战国文献皆用为动词践踏等义,只是到了秦汉文献才用为名词鞋之义。《诗·小雅·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此“履”字用为“行”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